咨询电话:400-185-5880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品知识

产品知识

山姆·奥尔特曼:“总有一天这台电脑将学会思考”

来源:m6米乐    发布时间:2024-12-31 02:18:35

  ChatGPT正式对外发布两周年,技术革新正在一点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被誉为“ChatGPT之父”,他同奥本海默同一天生日,《奥本海默传》是他喜欢并推荐的一本书,他也希望用技术为人类打造一个理想中的未来。在最新出版的《奥尔特曼传》中,作者周恒星基于与奥尔特曼有近10年的交流,记录了这位科技巨头与他的AI帝国。以下文字经湛庐文化授权,摘自《奥尔特曼传》。

  山姆奥尔特曼小时候是一个喜欢科幻小说和《星球大战》的书呆子。在科幻作家构建的世界里,他阅读了大量人类与AI系统一同生活或相互竞争的情节。有一天计算机能够匹敌甚至超越人类――这样的想法让小奥尔特曼兴奋不已。

  8岁生日时,父母给奥尔特曼买了一台苹果Macintosh LC II电脑。奥尔特曼开始有效学习编程,虽然当时他幼小的手指只能勉强覆盖住键盘。一天晚上,奥尔特曼玩到很晚,一个念头突然蹦到他的脑海中:“总有一天,这台电脑会学会思考。”

  2003年,18岁的奥尔特曼进入斯坦福大学时,他还记得童年的这个念头。他选修了AI课程,还曾在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恩达的AI实验室实习。

  在这段经历中,奥尔特曼发现,大多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的开发都涉及一种“适应性函数”(fitness function),适应性函数告诉程序它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或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例如,在进化算法中,适应性函数可能用来评估个体的“适应度”,即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能力。

  如果人类不再是适者生存的物种,我们可能会消失。在某一种意义上,这是程序按指令来完成的结果。但作为一个被编程为生存和繁衍的人类,我觉得我们该与之抗争。

  而吴恩达告诉他,无论是从耳朵输入的信息,还是从眼睛输入的信息,大脑的解决方法都是相通的。如果我们也可以弄清楚大脑处理此类信息的通用算法,计算机或许就能学习到这种通用的处理机制。

  作为一名本科生,奥尔特曼当时对实验室的研究充满期待,却最终一无所获。2003年,吴恩达的研究,乃至整个AI领域,仍然陷于被称为“AI寒冬”的创新低谷中。

  AI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只有70多年的历史。但它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一直有复制、模拟自身的梦想。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青铜机械巨人塔罗斯曾在特洛伊战争中守卫克里特岛,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仿人机器人。在印度传说中,有机器人武士守护佛祖舍利子。我国唐朝时期,也有许多关于机器人偶的记载: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制作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若有人向钵中投钱,还会给施主行礼答谢,等到钵中钱满,就自动收起钱。

  20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真正让人类自我模拟的梦想成为现实。20世纪40年代,神经元数学模型和图灵机等理论奠定了AI的基础。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发表了论文《计算机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文中阐述了“模仿游戏”的构想和测试方式,即后来大家熟知的图灵测试。这篇论文是世界上最早的对机器模仿人类智能的深度思考和系统论述。

  1955年,4位科学家向美国的基金会递交了《关于举办达特茅斯人工智能暑期研讨会的提议》(A Proposalforthe 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希望得到该基金会的资助,来举办一场人工智能研讨会。在这份提议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这一术语被首次提出。这4位乐观的科学家估计,只需两个月,10个人参加,就足以使AI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956年6月至8月,这场暑期研讨会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召开。这场会议标志着AI学科的诞生,1956年也因此被称为“AI元年”。当时AI开创者们的愿景是:利用机器来模拟人类的认知、思考和学习。该学科建立在这样一个设想之上:人类所有的认知功能都能被精确地描述,并有可能是在计算机上得到重现。

  会议持续了两个月,基本以学术上的集思广益为主,并没有达成大范围的共识。但暑期研讨会和不久之后的一系列会议,逐渐让与会者和学术界意识到,要实现“人工智能”,一定要进行跨学科的合作,这涉及实验心理学、理论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由于迟迟没办法取得重大进展和广泛共识,几十年来,全球的AI研究者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派别。华盛顿大学教授佩德罗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在他的人工智能史著作《终极算法》(The Master Algorithm)中,将这些学术派别形象地称为“部落”。每个部落都坚持自己的理论观点,并且往往对其他部落的观点持保留态度。信奉深度学习的连接主义者是一个部落,坚信马文明斯基等倡导的符号方法的符号主义者是一个部落;还有信奉统计分析的部落、模仿自然选择的“进化算法”的部落等。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人工智能的研究经历了两次寒冬,分别是1974―1980年和1987―1993年。这两次寒冬都是由于AI技术探讨研究遇到了瓶颈,没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和兴趣,研究经费大幅缩减,让AI发展反复陷入停滞。

  两次AI寒冬,对这一学科的研究造成了巨大打击,也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印象,很多人认为AI只是一个过早膨胀的舆论,并不具有实际价值和发展前景。

  2005年,奥尔特曼从斯坦福大学退学,选择辍学创业,与朋友一同创办了一家叫Loopt的社交网站。Loopt是YC第一家招募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而YC后来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创业孵化器。

  2012年,当奥尔特曼结束了他的首次创业之旅,开始为期一年的休假时,恰逢AI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技术进步和突破。那一年,奥尔特曼通过一些会面和阅读,了解了这个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取得的进展,在一次与朋友的徒步旅行中,他突然意识到“能够复制人类大脑的硬件”即将产生。

  奥尔特曼很喜欢写博客,这一习惯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受到了他的导师――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的影响。格雷厄姆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黑客和程序员,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散文家,他的著作《黑客与画家》在中国的程序员和科技行业中也有许多的拥趸。

  YC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创业社区,在名为Hacker News 的在线聚合器上分享与初创企业相关的文章链接。奥尔特曼不仅自己写博客,他在Hacker News上也非常活跃。在这个社区中,人们喜欢用简写来指代一些社区里的核心名词,比如Y Combinator 被称为YC,保罗格雷厄姆被称为PG,山姆奥尔特曼则被称作sama。

  2014年2月的一天,奥尔特曼在与一个朋友共进午餐时,朋友问他:最应该关注却被世人忽视的科技趋势是什么?奥尔特曼没有多想,脱口而出:人工智能。

  晚上回到家里,奥尔特曼决定写一篇博客来完整地阐述他的想法,在文章的最后,他颇有预见性地写道: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关于人工智能本身,而是关于人工意识、创造力、欲望,或者是其他你想称呼它的名字。我对我们也可以制作出可以出色完成特定复杂任务的计算机程序非常有信心。但我们怎么来制作一个能够自主决定自己想要做什么的计算机程序呢?我们要如何让计算机自发地对学习驾驶汽车或写一本小说产生兴趣呢?

  这种创造力很可能——还可以说是非常有可能,以某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成为学习的自然衍生特性。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变化,使得人类的大脑与爬行动物的大脑不同,后者更接近于玩乒乓球的计算机。(我原本想说是玩国际象棋的计算机,但计算机下棋时没有直觉或本能——它们只是快速地搜索庞大的解决方案。)

  也许我们并不希望制造出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意识的机器。我能想到的最积极的结果是这样的:计算机在执行任务上变得极其高效,人类则在思考上变得更精深。如果我们始终没有办法解开让计算机具有创造力的谜题,那么人类与机器之间将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劳动分工。

  或许是巧合,在奥尔特曼发表那篇博客文章仅仅两天后,保罗格雷厄姆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公告,他出人意料地宣布,年仅28岁的奥尔特曼同意接任他的职位。他在公告中赞美奥尔特曼:

  他是那种罕见的人,既能够高效地处理事务,又有一颗仁慈的心——这是早期投资中的一个重要品质,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山姆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之一,对初创公司的理解可能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要深刻,包括我自己。当我遇到困难问题,需要寻求第二意见时,山姆是我的首选。

  接任YC的CEO不久,奥尔特曼告诉著名记者史蒂芬列维,YC不仅仅是一个初创公司孵化器。“我们不只关注初创企业。我们关注创新,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这样才可以让未来变得更美好。”在奥尔特曼看来,YC所孵化的独角兽公司所带来的利润,不应仅仅被视为合伙人们财富的积累,而应被视作实现更宏伟目标的资源――资助那些具有“物种级别”的转型项目。他成立了一个研究部门,希望资助雄心勃勃、能解决世界上最严重的问题的项目。在他看来,AI是统治所有领域创新之王:它可以比人类更好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并具备超级智能。

  奥尔特曼也曾预言:“通用AI可能会奏效,如果这能够成真,无疑将是科技史上最重大的发展。”尽管他承认神经网络首次尝试就失败了,但他相信新的变革将很快到来。

相关推荐